夏桂林、孙多根、杨正根、文拥军、熊仕银、邬志峰、黄建生,七名来自南昌的老兵,曾在中越边境冲突中担任汽车运输兵。
夏桂林是六个投资的老兵中贡献最大的,把自己家一套房子用于开办公司,他也因此成了老兵搬家公司的总经理。夏桂林住在公司,这个只有30多平米的地方,成了他的办公室和宿舍。
公司的业务全是通过电话、手机这种最简单的方式获取的。搬家公司开办一年,共有5台卡车,和十几名工人。
由于南昌人有在黎明前搬家的习俗(寓意越搬越亮),而且最近天气炎热,所以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,老兵们就要起床干活。最早的时候,夏师傅在凌晨4点就要开始准备发车。
清晨6点多,伴着初升的太阳,老兵们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工作。
每次出车前,夏师傅都要把自己参战老兵的纪念帽放在车前。
公司聘请的搬家工人里,很多是来自部队的退伍军人。夏师傅一样会要求他们保持在军队的作风。
搬家看起来是体力活,但其实也是有技巧的。这些退伍老兵在部队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,更善于做这种艰苦的工作。
虽然才刚早上八点,搬家工人已经汗流浃背了,每搬一次家,衣服上的汗都能拧出水来。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中,他们还要整整忙碌一天。
搬家工人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结上许多小盐粒。
虽然搬家这工作很是辛苦,但因为同是部队出身,闲暇的时候大家总是有说有笑。
吃完晚饭,夏师傅总算能歇下来了,但他又开始一家一户地打电话,约第二天的搬家时间。身为搬家公司的总经理,夏桂林是这7名老兵中付出最多的,他爱人也是一名下岗工人,平时靠给亲戚带孩子赚些生活费。
为了工作方便,夏师傅一直住在公司很少回家,晚上收工回到宿舍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兵“军帽”放好。曾经身为军人的这些老兵,把有关部队、战争的所有物件都看得无比珍贵。
这是从杨正根头中取出的一块弹片,还有一块至今残留在头部。在一次运送步兵时,杨正根遭到敌人伏击,头部中弹。就在这种情况下,他还是冒死驾车冲过了封锁线。
孙多根在一次运输中遭到伏击,当时的8辆卡车只有2辆成功突围,而他就是第一辆带头突围车辆的驾驶员。
战场的经历是老兵们共同的记忆,闲暇时,他们总会聚在一起,说说当年打仗的段子,或是在宿舍里打牌消遣时光。他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还要多,是“比亲兄弟还要亲”的关系。
虽然老兵们现在还能靠苦力养活自己,但人总有老了干不动的一天。老兵们最盼望的,是能有一份社会保险,让自己的晚年有个保障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不用再为他们操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
评论